撰文:Garcia
圖片及資料 via Wespi de Meuron Romeo architects
Photo by Hannes Henz
緊鄰Maggiore湖的瑞士Scaiano村落,除了彷彿遺世獨立,還有一棟像是遠從中古世紀就存在的石頭屋,建築立面由一顆顆大小石礫堆砌而成,看得見時間刻痕,也摸得著歷史紋理。
因地制宜、採用當地材料建造成的石頭屋,雖然時代久遠,但仍有人渴望居住其內,所以為了因應當代生活需求,勢必進行調整與改造。首先,建築師從結構下手,拆除原本配置在外的樓梯,簡化建築量體構成,單純強化石頭牆面的表面張力,並讓戶外有一處寬敞小廣場作為襯托,突顯這棟石頭屋的存在感。
共約50坪(166sqm)的室內格局部分,鑑於基地為緩斜坡,原本一樓算是半深入地下的地窖,擁有別緻的拱頂天花造型,建築師予以維持原狀,再沿著石頭牆面鑲嵌玻璃隔間做出內外區分。於是前方為大門進入的玄關區,後方成為露天庭院,室內則安置繡鋼壁爐、水泥沙發規劃成起居室。
內部樓層呈現左右交錯,所以重塑水泥樓梯動線加以串聯,並且連同二樓和三樓重新舖設的水泥地板、用水泥抹平的牆壁和天花板,一體與建築石材呼應又兼顧現代舒適性。
位於二樓的臥室,以松木框鑲嵌大面落地玻璃作為內外中介,建築師並讓這面作為石頭屋的第二層新生皮膚,往內退縮約60公分,希望營造一個緩衝地帶,降低聲音干擾,下雨時也不易潑灑進來,並讓大量天光得以穿透灑進室內。
視野景致非常好的頂樓,規劃成餐廳與廚房,不僅立面與屋頂重新打造結構,大開窗戶享有充裕天光,一旁戶外也規劃露天用餐區,讓屋主可以映著綠山藍天碧湖。享受愜意生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