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ASE DATA
居住成員:夫妻+2小孩
權狀坪數:70坪
設計風格:美式古典風格
房屋類型:中古屋
空間格局:玄關、客廳、餐廳、廚房、主臥室、書房、小孩房*2、衛浴*3
主要建材:實木線板、低甲酫木料建材、ICI無毒環保漆、古典系統家具(板材E1V313)、噴砂玻璃、主臥主牆復古鏡、超耐磨木地板(現代胡桃木、美國松木)、進口壁紙及窗簾布、LED燈具等
這個家的屋主與昱承真的很有緣,曾經居住在國外的男主人,很喜歡美式古典的居家風格,在網站搜尋時就曾經找到了我們,沒想到在購屋的房屋仲介那兒,恰巧又看到昱承在多年前在青山鎮設計規劃的美式別墅照片,更堅定了他們把房子交給我們的信念。
這棟位於青山鎮的中古屋別墅,我們在設計規劃之初,即依屋主需求,將設計的重點放在一樓的公共區及三樓的主臥空間。
首先,我們拆掉原本橫亙在玄關與客廳之間的隔間牆,開敞了原本狹窄、陰暗的玄關空間,並在左右兩側設置對稱鞋高櫃,結合古典方型拱門,建構出舒適明亮的超大玄關,也讓客廳空間更顯開闊大器,回復原建築物應有的三面好採光。
其次,由於客廳區擁有兩面超大的落地窗,為了滿足屋主在客廳看電視的期望與需求,我們選擇在容易被鄰居往來視線干擾的左側落地窗前,規劃一座高度經過精心計算,既不完全阻擋採光,又可以讓屋主在室內自由活動不受干擾的半高電視牆;右側落地窗因外有圍籬及庭園,所以保留了窗戶的完整性與大面採光,讓這個客廳發揮它應有的敞闊與大器。
最後,在進入三樓主臥空間的樓梯口,特別規劃一個可以轉圜的小玄關及儲藏室,增加收納也讓生活動線多一點緩衝。
將主臥空間分為臥區、書房及更衣室三大區塊,為了回復原建物三樓應有的採光,我們把原有的床頭主牆向樓梯方向及向後位移,打開封牆,露出原有的大面窗戶,並將採光最好的地方規劃為書房,並以玻璃隔屏與睡眠空間區隔,半開放的設計讓主臥空間更有層次更加舒適。而床頭主牆後方,採光較差的空間,則規劃為超大開放式更衣室及茶水間。
完工交屋後,屋主在給我們的小卡片中提到女兒一進新家大門,就大叫:「這太美了,不是我家吧!」女主人表示:聽到女兒這麼說,一切都值得了!
拆除橫亙在玄關與客廳間的隔間牆,開敞了原本狹窄、陰暗的玄關,也讓客廳更顯開闊大器,回復原建築物應有的好採光。
獨立的半開放玄關,左右兩側配置大容量的鞋高櫃及衣帽櫃,其中一側採不落地不貼牆的鏤空設計,主要目的是為了方便屋主的兩個小小孩穿脫、收取鞋子所設計。
在容易被鄰居往來視線干擾的落地窗前,規劃一座高度經過精心計算,既不完全阻擋採光,又可以讓屋主在室內自由活動不受干擾的半高電視牆,來滿足屋主需求。
客廳右側的落地窗因外有圍籬及庭園,所以保留了窗戶的完整性與大面採光,讓這個客廳發揮它應有的敞闊與大器。
客廳與餐廳之間採完全開放的設計,僅以天花板造形及家具象徵性區隔空間機能屬性。
餐廳與廚房之間,設置對稱且中間特意鏤空的收納高櫃,既可以完全隱藏與廚房區隔的木格玻璃門扇,閉合時更展現出餐廳空間的色彩與視覺層次。
經過移位與檯面重新建置的廚房中島吧台,純白色的吧台主體與斜貼的黑白地磚相呼,很有美式廚房的味道。
主臥室採光最棒的區域規劃為書房,以木格玻璃隔屏區分睡眠區及閱讀工作區的使用機能,床頭主牆後採光較差的空間,則規劃為超大的開放式更衣室及茶水間。
將床頭主牆向樓梯方向及向後位移,同時打開封牆露出原有的大面窗戶,回復了原建物應有的採光,木百葉窗及木格玻璃隔屏,創造出空間的光影變化與視覺層次。
超大更衣室,除開放設計的收納高櫃,中間更格外設置中島台,讓收納功能更豐富更多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