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

 

花道與人道  

花藝設計/王秀貞簡介

1975年,淡江大學中文系畢業。

大學時,曾隨旅居西班牙畫家梁君午先生學習炭筆素描。

畢業後,當過企管顧問公司秘書、旅行業職員和帶團出國的領隊、廣告公司剪接師、電視節目製作小組和音效,以及國中的國文老師。之後,師從本土畫家陳銘濃先生學習鉛筆素描,跟隨日本小原流歐幸江老師、松風流陳月娥老師、以及本土流派長歌華集李岸長老師學習花道。

1999年,在陽明山成立個人工作室─「忘言草堂」。開始花道教學和花藝設計工作。並以一支原子筆開始繪畫創作,因筆促感覺像用繡花針繡出來的,朋友為其繪畫創作命名為「筆繡」。

2010/2,山城美館筆繡聯展;2010/11~2011/3,中山堂堡壘咖啡--筆繡個人畫展;2011/4~6,掌上明珠個人畫展。

■與昱承設計合作空間花卉的設計 14年。

 

 

        對植物與生俱來的親切感,讓我不自覺的喜愛親近自然,喜歡拈花惹草。小時候,小花小草是扮家家酒的最佳道具;長大後帶著野生植物的書籍,漫步在山間小徑研究野花野草,並順手採一把野花回家插在瓶子裡,是我最熱愛的休閒活動。因此,我一直認為學習插花是浪費時間的事。

 

上班之後,朝九晚五對熱愛自然的我是一種折磨,於是興起學習新技能的念頭。有一天聽大姐的同學說她已經跟大學時的老師學了15年的插花。這引起我的好奇心,是什麼樣的老師可以讓她跟隨15年?拜託她帶我去參觀。老師是一位日本人, 是當時日本小原流在台灣最具代表性的老師,上課時要請另一位老師翻譯, 雖然語言不通, 但我深深的被她那親切有禮、優雅迷人的儀態所吸引。我相信跟她學習花道,可以變得和她一樣。於是我開始了花道的學習。

 

因為是名師,學生很多,上課時老師先在講堂前面講解當天的花材,並示範當天要學的基本型,之後半小時,大家用相同的花材練習, 然後老師修改。但因上課時間很短,沒有時間好好琢磨,老師也只是稍事修改。每次回家之後,雖然很認真的重新練習到三更半夜,還畫下花型,並記錄每次的花材。可是越學越覺得不足,學了一段時間後,終於明白自己過去的想法是多麼傲慢與無知。要學到自由自在的拿起任何花材都會安排,不知道要學多久?幾百萬種的植物、什麼季節有什麼植物、什麼花在室溫裡可以維持多久、什麼場所適合什麼花的安排、什麼花適合什麼花器.........。要學的實在太多了,就算全年無休的上課,每週一次,一年52次,能學的也很有限,恐怕不是三年四個月就能學會的。

 

剛好我上班的大樓附近有一家花店,櫥窗裡總是展示著一盆很雅氣的花。原來它也是日本花道的一個流派叫松風流,於是我同時開始跟隨我的第二位花道老師學習,也就是一週上課兩次,學習兩個不同的流派。除此之外,我還自己到花店買不同的花材回家練習,可以說到了痴狂的地步。但還是越學越感到不足,於是我開始到處找尋花道的書籍,卻發現這方面的書籍實在少得可憐,完全無法滿足我的求知慾。

 

就這樣過了兩年,大姐和學陶藝的朋友合開了一家藝術精品店,專賣陶藝家的作品。我負責佈置與插花,店裡面所有陶藝家的作品,都是我練習插花的道具,每次選一件陶器,插好花,擺入櫥窗,因為花而立刻被買走,覺得很有成就感。喜歡逛陶藝店的多半是有品味的人,與之互動很愉快,漸漸的有人因為欣賞我插的花,經常來參觀。可是我還是感覺自己很不足。

 

偶然在書店看到一本書,名為『花隨筆』。作者是在闡釋自己學習花道的過程和心得,內容告訴我,他是我要找的老師。機緣巧合,有一天在朋友家聽到他的朋友在談論學習插花的情形,發現她的老師就是『花隨筆』的作者,我拜託她帶我去參觀她們上課的情形。是一位神情非常嚴肅的男老師,令人望而生畏,我當下有些害怕,所以買了三本他著作的書就離開了。

 

經常在店裡研究那三本花道的書,心裡一直掙扎著要不要去上課。就這樣過了幾個月,有一天那位老師突然逛進我們的店,他看到我插的花,也知道我買了他的著作,從此經常出現,想要說服我拜他為師。而我卻對他的著作諸多批評。曾經在電視台製作過節目,當過剪接師的我,對畫面的要求很高,所以對他書中的圖片不是很滿意;因為不喜歡長篇大論,覺得他的著作太過咬文嚼字。他完全不能接受我的批評,他說那些書是他花了很多的心血才完成的,我說那是兩回事,並非花很多心血就一定是好作品。對於我的無禮,他當然很生氣,但他還是不放棄。

 

過了半年,一方面覺得自己的花道沒什麼長進,另一方面也覺得他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好老師,決定拜他為師。但還是不敢自己去,於是呼朋引伴的邀了好幾位同伴一起去。他成了我的第三位花道老師。

 

這位老師很特別,我覺得他是位理想主義兼浪漫主義者。小學畢業後,因為受不了動不動就打人的父親而離家出走。好不容易成家立業,事業有成之後,卻把事業丟給老婆,一頭栽進花道的世界。曾經到日本學習池坊流;回來之後,開設花藝教室,埋頭研究數年,終於自創本土流派----長歌華集,並自己插花、自己拍照、請文筆很好的學生代筆,出書。

 

他的教學方式和別的老師很不一樣。晚上7點上課,他會在中午之前準備好各種各樣的花材,同學可以在下午時間到教室,挑選自己當天想要學習的花材自行練習,練習的時候他不時會進來看一下,可是你若問他問題他根本不理你,瞪你一眼又走了;上課的時候也是要自己先創作,他高興了才會講解一下他的基本型,而且不准同學隨便發問,他要大家多用眼睛看,多用耳朵聽,經過思考後,還是不懂才可以發問。依樣畫葫蘆慣了的我,完全不能適應,剛開始常被罵,要插小原流就不要跟他學,可是他又不按步就班的教你,很多同學因為適應不良,放棄了。所以他的學生不多,根本就是虧本經營。

 

這種教學方式,雖然感覺壓力很大,但是可以真正學到東西,所以我準備好了接受他的訓練。可以在下午就到教室的同學只有兩三位,我一定在下午2點準時到達,選好花材開始思考,經常手裡拿著一枝樹枝,看了兩個小時,不知道要如何修剪?那一枝花要剪多長?擺的位置和角度又如何?總之,越看問題越多。可是上課的時候,看老師一枝枝三兩下就剪好了,花的長短和角度經過他的手,隨便調整一下,就好像變魔術一樣,變得非常生動好看。對於老師的技術真是佩服得五體投地,因此更加努力練習,下午2點去教室,晚上11點回到家,還練習到三更半夜。家人都覺得我瘋了。這樣被折磨了一段時間之後,我終於明白了,花道的技巧很容易學,難學的是花道的精神。

 

花道與人道  

 

三十載悠遊於花道中, 總是記得老師說的:對花不可以有分別心,把不出色、不喜歡的花,變成一盆好看的作品,才是真功夫;插花沒有對錯,只有美感不同;花與花之間一定要保持距離,好比人與人之間要保持距離一樣,把空間留給別人,才會和諧;插好一個作品,從任何角度看都是完整的,養成周全思考的能力;不能說沒有花材可用,那怕只剩一枝小花,也可以創作,因為插花不一定要有花器和花,任何材料都可以作為花藝設計的素材,重要的是要能說得出每一枝花為什麼要那樣插,養成條理分明的習慣;到教室上課不要每次都走同一條路,走不同的路可以看到不同的景象,這樣可以豐富創作的思想。原來學習花道就是學習人道。

 

從學生成為老師;從業餘到專職,花道的路卻永無止境。因為插花不只是插花,人、事、物要學的太多了。每一次設計都是不同的時空,勘察場地之後,必須立刻想好要用什麼花器、買多少花、花多少時間佈置、現在這個季節有什麼花、對方的預算能用什麼花。都設計好了,到花市之後又得重新設計,因為沒有你想要的花。好不容易花買好了,回家還要先把花整理一次,重新畫一次草圖。室內設計的案子更緊張,到達現場一小時之內要設計完餐廳到客廳的部分,因為攝影師不能等,尤其進到數位相機的時代,少了打燈的麻煩,我的工作時間更緊迫,而且必須隨時接受設計師新的想法,一個上午完成四、五十坪的空間的花藝設計。十多年的訓練,養成我可以隨時接受改變的習慣,這點對我面對人生中的許多困難有很大的幫助,凡事比較能想得開。無常才是常啊!

 

花道另一個讓我學習最多的事,就是在客戶面前要保持「無我」的心,例如室內設計的花,絕對不能凸顯花的美,而是要讓花凸顯空間的美,因為設計師花錢拍攝自己的作品登在雜誌上,是要做室內設計的生意。所以花雖重要卻非主角。花道之路就是做讓別人歡喜的事,這對於自閉又自我的我,是最大的功課,幸運的是我的身邊有很多的善知識,使我免於迷路,真的很感恩。

 

「只今便道即今句,花開花落自春風。」智觀法師希望我依這兩句詩,畫一幅有含苞、有盛開、也有凋謝的花,作為會訊的插畫。這讓我想到插花的過程,花剛插好時,有「滿插瓶花罷出遊」的心情,過幾天花謝了,花瓶裡的水是腐臭的,收拾殘局卻也足以讓人有悔不當初之嘆。美醜、禍福、得失、虛實………沒有不是一體兩面的,所以事情無論好壞,都要以平常心對待,才可以活出「風來鳥帶歌,露滴花含笑。」的境界。

 

花道與人道  

 

以上內容出自~王秀貞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昱承室內設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